MEDIA COVERAGE
媒體報道
“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沖擊下,產業社區“破局”的六大路徑 2022/04/25
產業園區一直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載體,擔負著經濟發展、創新發展、管理示范和對外開放等重要使命。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的沖擊下,產業園區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如何謀劃雙循環,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面對挑戰,各地的產業園開始探索和嘗試新的發展之路,開始呈現由“園區經濟”向“社區經濟”發展態勢,產業社區由此應運而生。產業社區是以產業為基礎,融入城市生活等功能,產業要素與城市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集聚區的新型概念。
那如何才能在新時代新階段實現產業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呢,在此我們選取了三益過往的一些優秀產業社區案例,與大家一同探討從產業園到產業社區發展的有效破局突圍路徑。
01「智慧化路徑」
面向未來數字智能的支撐系統
數字經濟時代,以物聯網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改變傳統產城空間粗放型運營管理模式,對于產業發展而言,“智改數轉”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具有北斗產業特色的未來社區
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趙巷園區
產業園區是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產業園區智慧化的轉型發展是必然趨勢,建設智慧型園區是未來各類經濟園區發展的方向,做好產業園區轉型與發展是實現新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數字化轉型帶動經濟發展,才能突破園區發展現階段的瓶頸。
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趙巷園區是應對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產業新一輪提速而規劃建造的新園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套精密而優雅的綜合時空體系,園區的規劃建設也從產業特性著手,將“+北斗”時空應用和“北斗+”融合創新兩大方向融入到設計理念中,軟硬兼施,將場地自然與運營使用從一開始就納入到整體設計中。
園區設計在提供全新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致力于搭建一個功能齊全的服務型產業平臺,營造數字化全面賦能的高能級產業環境。園區內設置有方便快捷的地面、地下交通,并配備全天候、多回路的V2X無人駕駛測試場、無人機測試場,更憑借主題產業北斗導航、5G、人工智能云端基礎平臺,成為研發智慧導航、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的創新企業辦公首選。
02「多元化路徑」
融合多元業態,接軌城市生活
隨著產業與城市的邊界逐漸模糊,產業園區也開始朝著復合型規劃方向布局。“復合”于產業園區而言,核心就是要將園區設計的方方面面作為城市的一部分進行整體打造,兼容生活與生態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融合城市生活,集大成的產業社區
上海寶能·未來空間
產業園區的核心應當是以人為本,要吸引并留住人才,就需要為他們提供宜居宜業的社區環境。需要將園區作為城市的一部分進行整體打造,以辦公為主體同時充分融入商業配套和商務居住功能,既讓園區融入城市生活,又讓園區成為城市生態的一部分。
上海寶能·未來空間是三益攜手寶能集團在奉賢區青村鎮打造的一座生態、活力、多元的新一代未來智慧科創產業園。作為新一代未來產業園的探索,寶能·未來空間充分融入了創新,多樣,生態和靈活的理念,通過打造多樣化的產業空間,并輔以多維的配套服務,構建園區內循環、可持續運營的新模式。
項目構建了四大核心業態——智慧辦公、獨棟總部、人才公寓、商業配套,以多樣化的產業空間和配套服務,打造全天候可持續運行的活力園區。智慧辦公與獨棟總部通過打造多種差異化的靈活辦公體量,滿足不同企業個性化的需求。
人才公寓,結合對產業人群需求的細分分為舒適型和緊湊型等多種房型,滿足高校畢業生、公司職員、高層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并配有洗衣房、休閑區、健身區等相應功能區,構建高品質的起居空間。商業配套則復合休閑、娛樂、美食、運動等多元業態,讓園區的生命力不間斷地持續輸出,不僅在常規的工作時段內運營,更在7x24全時段都發揮其相應的功能作用。
//////////
以商業為鏈接助推文創產業發展
山東土地·創谷濟南國際雙創產業園
隨著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轉型,產業園區的發展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從單一產業園向產業綜合體升級,產業+商業的變革創新,成為產業革新的大勢所趨。產業與商業的融合大有作為,可以為產業園帶來各種發展機遇。
山東土地·創谷濟南國際雙創產業園位于濟南第一個以衛星城理念打造的新城——唐冶新城,是唐冶規劃“一心十二園”的產業園之一,項目以“雙創”產業為基礎,將產業與商業進行有效組合,助力產業和新城的發展建設。
在園區的規劃上強調城市空間的完整性,通過合理組合布局建筑群落,將園區巧妙的融入城市整體形象和肌理中。同時設計巧妙布局商業作為鏈接,接軌城市生活的同時助力文創產業發展。結合項目公寓、辦公、商業的混合業態,設計以“外圍回應城市,內部創造空間”為策略,將商業空間主要布置在園區外圍沿街部分,形成外圍商業氛圍,吸引流量與關注,進而催化文化創意的商業價值,推動、助力園區文創產業的發展。
03「形象引領路徑」
打造社區IP彰顯區域個性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和風格,每一個區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這些故事、風格、文化、傳統、歷史無不充滿著獨特魅力,在設計中合理的利用這些特色可以讓社區具有獨特的品格與靈魂,從而吸引人才。
定義區域地標性形象
上海青浦云礪數字科技產業園
在城市形象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區域標志性形象具有隱喻性和傳承性及引力性等多方面價值,構建區域標志性形象對產業形象的建立和品牌的塑造可以起到催化作用。
上海青浦云礪數字科技產業園作為上海市西軟件信息園區北區門戶的重要一環,肩負著提升整體園區門戶形象,強化數字信息產業鏈條的重要使命。項目的建成將極大提升區域內園區的科創品牌和形象價值,并有效地銜接江蘇、浙江的產業擴展,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示范基地提供有力的支撐。
項目深入解讀上位規劃,緊密契合項目和城市的關系,以“數字云門”為設計理念,通過簡潔的幾何形體、獨特的云臺建筑立面、巨構的標志性體量,打造出了區域地標性建筑,進而肩負起展現未來科技領軍企業門戶形象,引領區域未來發展的使命。
//////////
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文化符號
西安航天生態基地數字生態產業園
對于產業園形象的打造,可以將特色產業有效轉化為特色文化符號,并運用創意設計與傳播載體形象進行表達。當這些價值符號一旦確立,對內,將產生整合作用,形成產業內生活力;對外,則讓更多大眾關注,提升產業吸引力。
西安航天生態基地數字生態產業園位于西安市長安區航天基地板塊產業核心區,是一個以“大數據”作為重要的共性技術導向的主題產業園。設計圍繞“大數據”產業,注入個性化元素,兼顧展示性與獨特性,打造了一個散發著自己獨特魅力的同時又完美地服務于設計區整體氛圍的區域產業文化符號——“數據之門”。
項目規劃以大數據產業的運行流程為邏輯展開推導,以數據之核作為園區引領,匯聚吸納,數據穿過形象挺拔的數據之門,向基地內進行傳導,輸送,并通過一期的景觀樓梯與原有園區辦公串聯互通,引入森林綠化提升整個園區的生態環境,最后落入數據的矩陣終端,作為數據的存儲與提取之所,打造出數字生態的未來場景。
04「運營靈活化路徑」
以多元產品模塊的組合應對靈活的運營模式
與20年前甚至10年前相比,城市最重要的能力已經不是產業招商能力,而是產業運營能力。每一個園區在后期招商運營中都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但又要符合現階段的定位。為了兼顧兩者平衡,設計需要融入產品思維,充分考慮園區的適應性與靈活性。
靈活多變的產品組合
南京招商紫金智谷人工智能產業園
不同于量身訂制的企業總部,產業園區類型的辦公建筑,往往面臨未來使用者的極大不確定性,甚至使用者高頻次的變更。這就需要園區建筑在符合現有各類規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靈活性,為變化留出可能。
南京招商紫金智谷人工智能產業園位于馬群科技園內,是棲霞區域內首個以人工智能產業為核心定位的產業載體,是三益中國攜手招商蛇口在南京紫金山沿脈的黃金地段打造的一個高端智慧科技園區。
設計最初以紫金山景為終極遠眺點,將場地內從園區入口開始營造一條中軸,并在端部進行打開,與遠景進行互動,同時以此花園中軸將所有AI業態進行串聯,充分利用場地條件,盡量將建筑置于南北兩側,最大化的釋放共享花園。
在滿足規劃要求分割單元為300平米的前提下,建筑師研發出“品字形”新產品,將建筑以模塊的形式置于場地之上,模塊單位可分可合,產品組合靈活多變,為企業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辦公空間選擇。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品字形”的任意羽翼或者其中某層進行入駐,還可以在企業發展之后,選擇獨立的一整棟辦公總部,滿足企業的可生長性。
設計以產品思維用“品字形”建筑的拓撲錯位形體,將城市納入場地,形成適當的呼吸感,讓主軸朝向紫金山打開的同時,也滲透至每一個辦公組團。以強烈的共享軸成為規劃設計的主旨,貫穿始終,呼應以互動為主題的人工智能產業定位。
//////////
產品化的空間模塊
上海保集智能制造產業園
合理分配租售產品資源,統籌產品業態布局,打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復合型空間,是一個產業社區的基礎。
上海保集產業園是一個集生產、研發、配套、居住這四大產品模塊為一體的高端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生產性服務業配套的復合型產業園。
設計針對不同產品,通過對可達性、商業價值、噪音干擾及景觀價值的分析,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布局。自持產品對交通可達性、便捷性要求較高,沿基地外圍布置,設環形交通以獲得較好的到達性和物流環境;銷售產品兼顧研發及生產,環境景觀相對要較好、較舒適,方便吸引高科技人員、科研人員的引入及相互交流,布置在內部創造微環境、提高賣點、增加貨值便于去化。公寓產品高36米,設在主入口處可強化入口形象,展示性強,對于未來改造成酒店的需求,也有較強便捷性。
銷售區設計借鑒傳統的“里坊制”模式,將銷售區升級為4-6個組團,并在組團內部匯聚形成相應的核心景觀,提供共享及交流的體驗環境。組團內多種建筑體量相互結合,包括2400-3600平方米/棟的小型生產及研發辦公;4800平方米/棟的中型生產及研發辦公以及5400平方米/棟的大型生產辦公,不同大小體量的產品類比一個個小細胞組成一個完整的細胞體——30000平方米/組團全產業鏈式辦公組團。通過打造出多種差異化可組合的模塊化辦公體量,滿足不同企業多元化的需求。
05「專業化路徑」
專項產業全業態復合,打造一站式閉環服務
產業園區是產業要素資源聚集與發展平臺,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離不開各產業要素的協同,“一站式、生態閉環”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能有效加強園區價值實力的同時,實現整個產業鏈條的合作共贏。
無縫的汽車生態閉環體驗
南京天益國際汽車城
如何統籌產品業態布局,構建高價值的智慧園區運營服務閉環體系,打造一站式運營服務體系,滿足園區運營管理方各個階段多層級多面性的需求,是一個產業社區的基礎。“生態閉環”這種一站式解決問題的思路,能給親歷其中的參與者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
南京天益國際汽車城是南京溧水地區首個以汽車為主題的大型產業園。設計團隊從汽車一站式閉環服務站點的目標入手,合理布局相關功能服務,并將汽車文化融入立面造型材料和細部設計中。
溧水天益國際汽車城提供了汽車全產業鏈的一站式閉環服務。溧水車管所整體搬遷進來,形成新車展銷、二手車銷售、汽車裝飾裝配及美容、檢測上牌一站式服務,與汽車相關的各類業務,都可以在這里得到一體化解決。
正如為人服務的走道、電梯和樓梯一樣,為車服務的園區內,設計將各個功能體量之間都由適宜汽車行駛的路面聯系起來,在空間上形成連續界面,為汽車的流入和駛離提供一條完整流線。
進入園區,就仿佛置身于不用下車便能完整體驗的主題游樂場,根據不同的目標需求,不同的路線指引將引導顧客完成整個服務體驗。整個園區,就像以汽車為主體而設計的無障礙設施一樣,充滿了戲劇性和體驗感。這種巧妙而有趣的“體驗式”流線設計,使得天益汽車城區別于傳統的產業園或商業體,反而更像是一個“汽車游覽體驗中心”。
06「生態化路徑」
繪就低碳綠色新圖景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城市經濟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生態”的犧牲,似乎城市產業的發展難免會造成城市生態的缺失。我們需要打破這樣錯誤的認知。產業社區既是一個高效的生產基地,更應當是一個綠色生態的大花園,因為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是互為助力,用生態環境吸引人才和企業,用綠色科技建設環保城市。
慢行公園塑造園區“第二地面”
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范基地(概念方案)
“慢行”激發“逗留”,而“逗留”激發交往。對于產業社區,慢行交通可以實現人與人面對面的身心交流、釋放緊張生活工作壓力,通過營造環境優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空間,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提升人們生活的安全感,增強社區凝聚力。
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范基地是一個以打造科技創新、總部經濟、國際交流和智慧運營為核心方向的智能醫療園區。項目以“連接”與“融合”為核心概念,用立體的設計手法,為園區打造了一個生態慢行中央公園,作為連接東西兩個地塊的“第二地面”。
設計區別于傳統在平面上布置景觀的手法,采用地景建筑的形式,將地面景觀自然延伸到建筑屋面,形成跨越東西兩個地塊的廊橋,廊橋連接并融于兩個地塊的中央景觀,其頂部自然形成一個完整的跨地塊“中央公園”,廊橋下部是配套商業和不同類型趣味空間的有機融合,形成多層次的休閑步行體系和交流場所。
//////////
因地制宜,打造水鄉式特色產業園
蘇州亨通長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
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保存下來的文化、歷史、傳統,作為一種城市無形品牌遺產,引領城市的發展新方向。提煉出城市獨特的價值,并演繹出園區獨一無二的特色,可以使每一個生活在其中或是到訪的人都能夠感知和體驗到這種文化,并帶來認同感,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色。
蘇州亨通長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項目位于吳江、嘉善、青浦三界交匯處,地處蘇州市吳江區汾湖經濟開發區內。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行啟動示范區,項目因地制宜,構建了一座以“新江南客廳”為目標的創新型產城融合的水鄉式產業園。
設計根據江南水鄉肌理,將荷花蕩水系引入園區靜水池中,暢流活水,打造園區江南水鄉的韻味。圍繞引入的水系外圍,形成江南水鄉人文藝術長廊,同時在北側形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科創走廊,共同進行產業聯動。
項目利用水系的位置結合江南長廊,解構水鄉肌理的“園中有園”形式,打造具有水鄉特色的臨水、跨水、濱水的豐富“院落”空間。以引水、造廊、筑院三種設計手法形成項目總體規劃,并打造建筑環境相互融合的共生狀態,塑造“外依湖蕩圩田,內沿河道生長,枕河而居,沿河而市”的聚落結構及水鄉生態。
//////////
Ecological
以EDO模式建設生態產業園
常熟波司登產業園
EOD作為一種新發展理念,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實踐,其核心是實現生態治理與產業經營的平衡發展。
常熟波司登產業園將生態治理與產業開發視作一個整體項目,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致力打造高端花園式綠色總部辦公基地,形成自然生態繁茂、智能生態多元的互聯網+高品質園區。項目位于常熟市古里鎮琴東村204國道以北,在外部資源環境欠佳的條件下,項目選擇向內突破,構建自己的生態新空間。
根據控規條件,設計將九個四層單體盒子有秩序地置于場地之上,營造出園區專享的中央景觀花園,將九棟單體沿著基地四周成圍合狀排布,以達到內部造景的目的。為增強體驗性,設計讓南側的大體量建筑保持與城市界面平行,園區內側的建筑單體結合中央庭院和周邊景觀進行偏轉,使得辦公的人群站在園區里,感受私享景觀的同時,也能觀賞到建筑的靈動與多面性;并且使得各樓棟露臺相對處產生更加寬松舒適的間距。